埃德加拉斯·揚考斯卡斯,立陶宛職業足球運動員
埃德加拉斯·揚考斯卡斯| 年 | 名称/事件 | 描述 |
|---|---|---|
| -515 | 前515年 | 在波斯帝國國王大流士一世支持下,猶太人在耶路撒冷重建耶路撒冷聖殿。 |
| 1622 | 1622年 | 耶稣会的创始人依纳爵·罗耀拉和圣方济·沙勿略被罗马教宗额我略十五世封为基督教圣人。 |
| 1664 | 1664年 | 新泽西成为英国殖民地。 |
| 1689 | 1689年 | 前英格蘭國王詹姆士二世帶領法國軍隊登陸愛爾蘭科克郡,威廉黨人戰爭爆發。 |
| 1782 | 1782年 | 四库全书编成。 |
| 1867 | 1867年 | 美籍商船羅發號於臺灣恆春半島擱淺,當地原住民視船員為入侵者並殺害,引發羅發號事件。 |
| 1894 | 1894年 | 瓶装可口可乐开始发售。 |
| 1913 | 1913年 | 澳大利亚正式命名其新都为堪培拉。 |
| 1918 | 1918年 | 俄国宣布迁都莫斯科。 |
| 1925 | 1925年 | 孫中山於北京逝世,國民黨由汪精衛接任主席。 |
| 1926 | 1926年 | 大沽口事件发生。 |
| 1927 | 1927年 | 由中國國民黨南洋支部的南洋國民黨左派人士在海峽殖民地新加坡展開了罷工遊行,史稱“牛車水事件”。 |
| 1930 | 1930年 | 印度民族主义领袖圣雄甘地领导食盐进军运动,抗议英属印度的食盐公卖制。 |
| 1938 | 1938年 | 德意志国防军进驻奥地利联邦国境内,并且将其合并成为纳粹德国的一个州。 |
| 1940 | 1940年 | 芬兰和苏联签订割让卡累利阿、萨拉等部分领土的《莫斯科和平协定》,结束冬季战争。 |
| 1947 | 1947年 | 冷战:美国总统哈瑞·S·杜鲁门在国会发表国情咨文,要求围堵共产主义势力的发展。 |
| 1952 | 1952年 | 英國外交官黑斯廷斯·伊斯梅被任命為首任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秘書長。 |
| 1959 | 1959年 | 日本社会党书记长浅沼稻次郎在北京发表演讲,指出“美帝国主义是日中两国人民共同的敌人”,引起日本舆论非议。 |
| 1967 | 1967年 | 苏哈托政變奪權,迫苏加诺下台,出任印尼总统。 |
| 1968 | 1968年 | 英屬模里西斯正式獨立成為模里西斯自治領,並在獨立後24年宣布放棄君主制。 |
| 1971 | 1971年 | 土耳其最高軍事司令部向總統傑夫德特·蘇奈提出備忘錄(英语:),迫使總理蘇萊曼·狄米瑞下臺。 |
| 1977 | 1977年 | 香港足球代表隊在1978年世界盃亞洲區外圍賽上以1:0擊敗新加坡奪得小組首名。 |
| 1990 | 1990年 | 戈尔巴乔夫当选首任苏联总统。 |
| 1990 | 臺北市 | 台北市区里行政区域重新调整。 |
| 1993 | 1993年 | 印度孟買的13個地點發生連環爆炸案,共造成253人死亡、713人受傷。 |
| 1996 | 1996年 | 世界气象组织(WMO)指出缺水將是全世界城市面臨的首要問題。 |
| 1997 | 1997年 | 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通过其新闻秘书发出一份文告,就“诽谤马来西亚柔佛治安风波”向马来西亚政府和人民公开道歉。 |
| 2002 | 2002年 | 一艘貨櫃船與挖泥船在汲水門大橋附近相撞,挖泥船沉沒,船上15個人墮海,只有7個人獲救,死者包括俄羅斯和香港船員。 |
| 2003 | 2003年 | 塞尔维亚总理佐兰·金吉奇在贝尔格勒遭到枪手兹韦兹丹·乔瓦诺维奇枪击死亡。 |
| 2004 | 2004年 | 韩国国会投票通过以非法竞选和收贿等罪名弹劾韩国总统卢武铉。 |
| 2005 | 2005年 | 中國國務院接受董建華辭去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職務。按照香港基本法的有關規定,由政務司司長曾蔭權署理行政長官,直至選出新的行政長官為止。在同日閉幕的全國政協十屆三次會議上,董建華被增選為全國政協副主席。 |
| 2006 | 2006年 | 美軍士兵輪姦了一名14歲的伊拉克女孩,並將她和她的家人一起殺害。 |
| 2011 | 2011年 | 日本九州新幹線全線通車。 |
| 2012 | 2012年 | 根據美國人口調查局的估計,世界人口達到七十億人。 |
| 2018 | 2018年 | 孟加拉優速航空211號班機空難,造成51人死亡,20人受傷。 |
| 2021 | 2021年 | 荷蘭一家名爲“De Poli”船舶管理公司發表聲明稱,該公司旗下一艘名為「大衛B」的化學品運輸船在幾內亞灣遭海盜襲擊, 有15名船員被綁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