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利南共和國(荷蘭語:Republiek Suriname),通稱蘇利南(Suriname;/ˈsʊərɪnæm, -nɑːm/ SOOR-in-A(H)M),舊稱洵南、荷屬圭亞那,位於南美洲東北部,地理上亦屬加勒比地區與西印度群島範疇。該國北臨大西洋,西接圭亚那,東鄰法屬圭亞那,南界巴西,總面積約163,820平方公里(63,251平方英里),為南美洲面積最小的國家。根據聯合國2021年數據,蘇利南人口約61.3萬,同樣位居南美洲末位。首都帕拉马里博坐落於蘇利南河河口,集中全國近半人口,是該國政治、經濟與文化中心。
蘇利南地處赤道稍北,全境90%以上被熱帶雨林覆蓋,森林覆蓋率居全球之冠。其歷史可追溯至公元前四千年,原住民阿拉瓦克人、卡利納人與瓦亞納人等印第安部落在此定居。16世紀起歐洲殖民者競逐該地區,至17世紀末荷蘭共和國確立統治地位。荷屬圭亞那時期,蘇利南發展為以蔗糖種植為核心的莊園經濟,1640至1800年間約有30萬非洲奴隸被販運至此。1863年廢奴後,殖民政府改從英屬印度與荷屬東印度引進契約勞工,奠定當代多元族群基礎。1954年成為荷蘭王國的自治構成國後,最終於1975年11月25日和平獨立,但仍與荷蘭保持密切外交、經濟及文化聯繫。
作為開發中國家,蘇利南憑藉豐富的自然資源(包括鋁土礦、黃金、石油及農產品)達到高人類發展水平,現為聯合國、美洲国家组织、伊斯蘭合作組織及加勒比共同體等國際組織成員。其文化深植荷蘭殖民時期遺產,是歐洲以外唯一以荷蘭語為官方語言且廣泛應用於政府、商業、媒體及教育領域的主權國家,約60%人口以荷蘭語為母語;英語基礎的克里奧爾語蘇利南湯加語則為通用語。
蘇利南社會以多元文化主義著稱,主要族羣包括印度裔蘇利南人(約27%)、馬龍人(逃亡奴隸後裔,約22%)、克里奧爾人(歐非混血,約16%)、爪哇裔蘇利南人(約14%)及華人(約7%)等,沒單一族羣佔絕對多數。宗教分佈同樣多元,基督宗教(含新教與天主教)約佔48%,印度教佔22%,伊斯蘭教佔13.9%,後者比例冠絕美洲。全國人口高度集中於北部沿海地帶,致使該國成為全球人口密度最低的國家之一。這種多元性體現在官方節日中,除基督教節日外,排燈節、開齋節等均被列為國定假日。經濟上,鋁土礦開採長期主導出口收入,近海石油資源的開發預計將重塑其產業結構。約35%蘇利南裔人口現居荷蘭,形成重要的僑匯經濟網絡。
苏里南的國名可能源於一个叫苏里宁(Surinen)的當地原住民土著,在与西欧人首次接触时就居住在该地区。而「-ame」字尾可能來自阿拉瓦克語中的aima或eima,為「河口」之意。
早在西元前3,000年時,蘇利南地區就已開始有人類的蹤跡,在居住此地區的原住民裡,最大的族群當屬濱海游牧民族阿拉瓦克人,以及稍後才進入此地區的征服者、航海民族的加勒比人。除了這兩支主要的民族之外,在內地的熱帶雨林內尚有更多小型的部族。直到1650年時,開始有了第一批的歐洲人來到此地——由當時的巴巴多斯總督威洛比爵士(Lord Willoughby)所率領的英國移民在蘇利南建立了第一個歐洲殖民地。但沒過多久英國殖民地就遭到亚伯拉罕·克赖恩森(Abraham Crijnsen)所率領的荷蘭殖民地荷屬圭亞那部隊攻擊,這場紛爭一直到1667年時第二次英荷戰爭(1665年-1667年)結束才獲得初步的解決,在當年英國與荷蘭簽署了布雷達條約,荷蘭以他們在曼哈頓島所建立的要塞殖民地新阿姆斯特丹(也就是今日紐約市的前身)與英國交換蘇利南,並且正式改名為荷屬蘇利南。
透過荷屬蘇利南與加勒比海地區的其他幾個殖民島嶼,荷蘭王國壟斷了當時世界主要的蘭姆酒生產事業,歐洲人從非洲引進大量的奴隸至此地區勞動,而成為日後非裔南美人口的起源。1799年時,趁著荷蘭被拿破崙所領導的法國併吞這機會,英國人重新獲得蘇利南的統治權,但在1816年拿破崙帝國瓦解之後又將該地歸還給荷蘭。雖然英國曾在他們短暫統治蘇利南的期間解放了黑奴,但是重回荷蘭統治的蘇利南,要到1863年以後才正式宣佈奴隸制度的廢除,使得荷蘭成為最晚放棄奴隸制度的歐洲殖民國家。為了取代解放黑奴之後所損失的勞動人口,荷蘭自荷屬東印度群島(今天的印尼)引進了勞工,其中除了佔極大比例的印度裔族群外,也有一部份是華人,而在1873年到1916年之間,也有許多印度勞工透過荷蘭的安排,移民到蘇利南地區從事勞動。
蘇利南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在聯合國的決議輔導之下,於1954年時蘇利南成為荷蘭王國的構成國之一(與荷蘭本土平等)。而從1973年起,當地的自治政府開始與荷蘭展開溝通談判,並於1975年11月25日正式獨立。獨立後產生的權力真空使蘇利南一直處於政治不穩定的局勢,因此很多蘇利南人在這段期間選擇逃往荷蘭本土。1980年,一個由16位年輕軍事將領組成的軍政府推翻了原本的政權,由於政變時軍政府打出了掃除貪污改善人民生活品質的訴求,建立了社會主義政权。軍事執政團初期蘇利南政府還大致獲得人民的信賴與當初殖民母國荷蘭政府的良好關係與經濟援助,但在1982年12月8日一場稱為十二月屠殺(荷蘭語:Decembermoorden)的事件中,多達15位的政治反對領袖遭到執政政府的暗殺,此事件讓荷蘭當局非常不滿而斷絕了對蘇利南的經濟援助。
根据1987年10月生效的新宪法规定:总统为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武装部队总司令和国务委员会主席。拥有行政权,由选举产生,每届任期5年。部长会议(内阁)是最高行政机关,政府由总统、副总统和内阁部长组成,副总统任总理。对总统负责。国务委员会指导国家领导机关的工作,监督政府执行国民议会的决定。国民议会为一院制,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享有立法权。议会负责选举总统、副总统和制定法律。
| 国家 | 蘇利南 |
|---|---|
| 事件类型 | Surinamese Interior War |
| 所属事件 | 南美洲, 加勒比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