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不列顛暨北愛爾蘭聯合王國(英語: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通稱英国,亦簡稱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缩写为UK)或不列颠(Britain),是位於西歐並具有海外領地的主權國家,由英格蘭、威爾斯、蘇格蘭及北愛爾蘭所組成。英國位于歐洲大陸西北面,地理範圍包括大不列颠岛、爱尔兰岛东北部分及一系列较小岛屿。英国本土和另一国家唯一的陆上国境线位于北爱尔兰,和爱尔兰共和国相邻。英国由大西洋所环绕,东为北海,南为英吉利海峡,西南偏南为凱爾特海,與爱尔兰隔愛爾蘭海相望。该国总面积达244,376平方公里(94,354平方英里),为世界面积第80大的主权国家及欧洲面积第11大的主权国家,截至2025年10月,英国人口约为6968万,在世界排名第22位。
英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實行議會制的民主政體。其首都伦敦为全球城市A++级别城市和国际金融中心,大都会区人口达1,380万,为欧洲第三大。现任英国君主为國王查爾斯三世,於2022年9月8日即位。英国由四个构成国组成,分别为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其中后三者在权力下放体系之下,各自拥有一定的权力。三地首府分别为爱丁堡、卡迪夫和贝尔法斯特。附近的马恩岛、根西行政区及泽西行政区并非联合王国的一部分,而为皇家屬地,英国政府负责其国防及外交事务。
英國的構成國之间的国际关系复杂,在历史上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英格兰王国通过1535年和1542年的联合法令将威尔士纳入领土。1707年联合法令使英格兰王国和苏格兰王国共组大不列顛王國,1801年大不列颠王国和爱尔兰王国共组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1922年爱尔兰中南部26个郡(面积占整个爱尔兰的约六分之五)脱离英国组成爱尔兰自由邦(当今爱尔兰的前身),最终造就了当今的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亦有14块海外领地,为往日帝国的遗留部分。大英帝国在1921年达到其巅峰,拥有全球26.5%的领土,是有史以来面积最大的帝国。戰後英国列強地位快速沒落,但憑藉著平衡、妥協和懷柔政策,在语言、文化和法律体系上对其前殖民地保留了一定的積極影响,因而吸引許多以前英联邦的殖民地移民前來居住,也是少數作為外來統治者卻大受歡迎的國家。然而,英國的殖民歷史及其後續政策仍在全球範圍內引發爭議,既有對文化和法律傳承的認可,也有對殖民統治及其遺留問題的批評。
英国为发达国家,以名义GDP为量度是世界第六大经济体,以购买力平价为量度是世界第十大经济体。英国是世界首个完成工业化的国家,同时也曾是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工業革命使英國的生產力大大提高,商業與財富極大的增長,海軍实力一度称霸全球,殖民地则为帝国提供巨量的原材料、廉价劳动力与倾销市场,这些都造就了英国19世纪鼎盛的不列颠治世,当今英国国力虽已远不如19世纪,但仍是世界强国之一,在经济、文化、军事、科技、教育和政治上均有全球性的显著影响力。英国为国际公认的有核国家,其军事开支位列全球第四。1945年以来英国即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英国还是英联邦、七国财长峰会、七国集团、二十国集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
不列颠(英语:Britain)这个名称是源于不列颠尼亚(Britannia,或可译成大不列颠,早期拼写为Brittannia)这个拉丁文名称,经由古法语的Britain(现代法语中的Bretagne,即布列塔尼)以及中古英语的Bretayne, Breteyne这些词发展而来。该法文词来自被取代的古英语词Breoton, Breoten, Bryten, Breten(也可能包括了Breoton-lond, Breten-lond)。而该拉丁文词则是从希腊词组Prettanike或Brettaniai而来,原本意指一群有着各自名字的岛屿。到了公元前一世纪,不列颠尼亚常常特别被用来指大不列颠岛,罗马帝国征服英伦之后,由于建立的行省名为不列颠尼亚,大不列颠岛的名称从此固定下来。《1707联合法令》后,由英格兰和苏格兰王国合并而成的王国便称“大不列颠联合王国”。
英格兰(英语:England)这个名字源自Angles(盎格鲁人,大迁徙时期从日德兰半岛和北德平原渡海入侵不列颠的三大日耳曼部落之一),其原名“Engla-lond”意为“盎格鲁人之地”。公元927年英格兰七国时代结束,始称英格兰王国。
英伦三岛最早的居民为凯尔特布立吞人,其语出古希腊历史学家米利都的赫卡塔埃乌斯。他在前517年写作关于马西利亚人时将凯尔特人称作Κελτοί,其拉丁转写为Celtus(复数为Celti或Celtae),希腊名为Κέλτης(复数Κέλται)或Κελτός(复数Κελτοί)。老普林尼说在琉息太尼亚这些词是部落的姓氏。
拉丁语Gallus(复数Galli)也可能是直接来自凯尔特的民族或部落名,前5世纪早期在高卢人扩张到意大利半岛时被转化成了拉丁语。其词根可能是原始凯尔特语*galno,意即“力量”。
盎格鲁-撒克逊一词最初在8世纪被使用,是一个拉丁语词汇,出自阿佛列大帝时代的纸本文件。文件中,他频繁使用“rex Anglorum Saxonum”或“rex Angul-Saxonum”,以区分“不列颠岛上的日耳曼人”和“欧洲的萨克森日耳曼人、盎格利亚日耳曼人”。凯瑟琳·希尔斯在她的观察中总结了许多现代学者的观点,认为“盎格鲁-撒克逊”这个词汇更多的是人为创造的,用以表达不列颠岛上特殊的政治、宗教和建筑风格,这个词在一开始并没有现在的“人种”含义。
诺曼人(诺曼语:Normaunds),本意为“北方人”,是一支定居在法国诺曼底地区的混種民族,為法蘭克人、高盧人和維京人混血,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法國文化影响 。诺曼征服完成之后,威廉一世迅速进行中央集权,同时他罢免盎克鲁-撒克逊血统的领主,改采诺曼贵族进行地方管理。诺曼贵族与本土女性通婚,因此英格兰人也普遍拥有诺曼血统,他们大量学习的法国文化与英国本土文化交融,形成了盎格鲁-诺曼文化。
| 🎂 出生 | 22 一月 1947 |
|---|---|
| 🕯️ 死亡 | 18 一月 2022 |
| 国家 | 英国 |
| 事件类型 | Q2568366, 戴妃之死, 倫敦七七爆炸案 |
| 所属事件 | 共同旅行區, 歐洲聯盟, 北歐, realm of the United Kingdom, 欧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