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紐約(英語:New York),通稱纽约市(英語:The City of New York 或 New York City,缩写为 NYC),位於美國紐約州南端(非纽约州首府),為美國人口最多的城市、紐約都會區的核心、以及世界最大的城市之一,是对全球的经济、商业、金融、媒体、政治、教育和娱乐具有极大影响力的国际大都会。纽约还是聯合國總部所在地,因此也被认为是世界外交的中心。紐約也被稱為世界上最重要的城市和「世界首都」。
纽约位於美國東北部,濱臨大西洋海岸,坐拥世界上最大天然港口之一的纽约和紐澤西港。纽约市共有曼哈頓区、皇后区、布魯克林区、布朗克斯區、斯塔滕岛区等5个行政區,每一个行政区也各自是纽约州的一个县。1898年,五个行政区合并为现在的纽约市。紐約也是全美國人口最密集的主要城市,2012年有8,336,697人居住于302.64平方英里(783.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纽约都市区在全美的都會區中也高居第一,人口达到1980万,同时也是全美最大的联合统计区的一部分,在大区中人口达到2340万。纽约也是美國语言和人口族群最为多元化的城市,在此使用的语言达到800种,而在2005年,全市有36%的人口是非美国出生的。
纽约的历史可以追溯至1624年,荷兰殖民者在这时候在此地建立贸易站,名为新阿姆斯特丹。1664年,纽约及其周边地区为英国所占。美國建國後,紐約在1785年—1790年為首都,1790年,纽约取代费城成为美国第一大城市;連同其周圍市鎮組成的紐約都會區,則在20世紀前半葉成為世界第一大都市,至1960年代被日本的東京首都圈超越為止。纽约市的标志自由女神像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迎接了数百万移民的到来,它同时也是美国及其民主制度的象征。
每年来到纽约的游客达到5500万,许多区域和地标为人们所熟知。不同媒体還將紐約选为世界上被拍照最多的城市。時報廣場位于百老汇剧院区枢纽,有“美國十字路口”之譽,是世界上行人来往最密集的步行地段之一和世界娱乐产业的中心之一。城中的许多桥梁、高楼和公园世界闻名。纽约的金融区以曼哈顿下城的华尔街为龙头,有世界金融中心之稱,世界上最大的证券交易所(按上市公司市值)纽约证券交易所也位于此地。曼哈顿的房地产是世界上最为昂贵的之一,其唐人街是西半球最为密集的华人聚居地。纽约地铁是世界上最为发达的城市交通系统之一,提供24小時不間斷的服务。纽约同时还是许多高等学府的所在地,其中包括常春藤聯盟的哥伦比亚大学以及纽约大学這兩所世界排名前30的学校。
雖然一般寫作「New York City」,「NYC」的簡稱也在市區隨處可見,但「City of New York」才是纽约的官方名稱。紐約(New York)意為「新約克」——約克則是英國一處地名。來自英國約克郡的新移民們為了紀念当时的約克公爵,也就是日后的英國國王詹姆士二世,故得此名。紐約市的市徽,則有紐約的拉丁語名稱「Novum Eboracum」,直譯為「新埃伯拉肯」,「埃伯拉肯」就是約克在羅馬帝國時期的拉丁語舊名。
汉语“纽约”译名首先由清末派遣出国的蒲安臣使团记名海关道志刚在其1872年出版的《初始泰西记》中使用;早期还有“纽约克”“新约克”等翻译。
纽约市的昵称“大苹果”(The Big Apple)源自1920年代。当时《纽约晨递报》的记者约翰·J·菲茨杰拉德在撰写赛马专栏时将纽约称作“大苹果”,以喻示该城在赛马业中的显赫地位,人人都愿追逐之。这一名称逐渐变得不再流行,但在1970年代时,纽约旅游局的宣传攻势重新将“大苹果”带回流行文化中。这一昵称便流行至今。
纽约市的另一个昵称是“哥谭”(Gotham),最初由华盛顿·欧文在他的作品中提出,后来这一名称在蝙蝠侠漫画中作为其背景而发扬光大。
纽约还被称作“不夜城”(The City That Never Sleeps),这一称号最早来自韦恩堡的一篇新闻报道,后来为马丁·斯科塞斯1977年电影《纽约,纽约》的同名主题曲所发扬光大。
纽约也是流行音乐中最常被提及的城市之一,当下知名歌曲例如:美國饒舌歌手杰斯與美國歌手艾莉西亚·凯斯合作的歌曲《帝國之心》,以及美國創作歌手泰勒絲的歌曲《歡迎光臨紐約》等。
 
                    | 国家 | 美國 | 
|---|---|
| 行政区域 | 纽约州 | 
| 事件类型 | Consolidation of New York City, 九一一袭击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