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英語:Microsoft)是源自美國的跨國科技公司,於1975年由比爾·蓋茲與保羅·艾倫創立,總部位於美國华盛顿州的雷德蒙德,與亞馬遜、蘋果、谷歌、Meta並列為五大科技巨头,同時為北美4大雲端服務提供者(CSP)之一。其中為研發、製造、授權及提供廣泛的電腦軟體服務為主要業務,最為著名且暢銷的產品是Microsoft Windows作業系統及Microsoft Office辦公軟體,其它子公司如Xbox遊戲業務等也都十分的著名。
公司成立初期,主要為Altair 8800發展和銷售BASIC直譯器,在1980年代中期藉著MS-DOS在家用電腦作業系統市場上取得長足進步,後來出現的Windows使得微軟逐漸統治了家用桌面電腦作業系統市場。同時微軟也開始擴大業務,進軍其它行業和市場,建立了MSN網站,在電腦硬體市場上,微軟商標及Xbox遊戲機、Zune和MSN TV家庭娛樂設備也在不同的年份出現在市場上。微軟於1986年首次公開募股,此後不斷走高的股價為微軟締造了四位億萬富翁和12,000位百萬富翁。
隨著公司的強大,微軟也受到越來越多的批評和責備,數十年來從未間斷。拒絕交易和捆綁銷售等做法招致垄断和不正當競爭的訴訟。美国司法部和歐盟委員會根據反托拉斯法均對微軟做出過不利裁定。
截至2015年,尽管在Android和iOS的竞争下,微软已经失去了绝大部分行動裝置的系统佔比,但在IBM PC兼容操作系统市场和办公软件套裝市场仍占据主导地位。该公司还为台式机,筆記型电脑,标签,小工具和服务器生产各种其他消费者和企业软件,包括互联网搜索(与Bing),数字服务市场(通过MSN),混合现实(HoloLens),云计算(Azure)和软件开发(Visual Studio)。
史蒂夫鲍尔默于2000年取代盖茨担任首席执行官,后来设想了“设备和服务”战略。随着微软在2008年收购 Danger 公司,于2012年6月首次进入个人电脑生产市场,随着微软 Surface 系列平板电脑的推出,以及随后通过收购诺基亚设备形成微软移动和服务部门。自萨蒂亚纳德拉于2014年接任首席执行官以来,该公司業務已多元化,除了原先的 Windows 、 Office 和遊戲主機業務,還發展 Surface 系列和雲服務,並更積極的參與開源,例如在2016年8月18日,宣布開源 PowerShell,並在Windows 業務、 Office 業務和 Xbox 業務之外新增對Linux平台的支援,發展 WSL,開源 Windows Terminal,收購 GitHub,.NET 框架 開源並跨平台,開源 VS Code,加強發展 Microsoft Azure 平台,Office 產品支援多平台。
2018年,微软曾一度超越苹果公司,成为全球最有价值的上市公司。在2019年4月,微软达到了1万亿美元的市值,成为仅次于苹果公司第二家股價市值超过1万亿美元的美国上市公司(按:亞馬遜公司2018年9月之盤中交易價即已曾超過1万亿美元,但收盤時未能保持故不被視為正式紀錄)。2021年6月微軟市值首次突破2万亿美金,成為第二家市值突破2万亿美金的公司。微軟是美国《财富》杂志2015年评选的世界500强企业排行榜中的第95名。
2014年2月4日,微软公司宣布由萨蒂亚·纳德拉接替史蒂夫·巴尔默,成为新一任执行长。2021年6月16日,纳德拉同时担任微软董事长。
微软公司是由比爾·蓋茲和保羅·艾倫在1975年创立的。他們是小時候認識的朋友及高中同學,並對電腦編程充滿激情。他們利用他们的演講技能,意圖追求成功。1975年1月,MITS公司发售了Altair 8800大眾化微電腦和遙測系統,这令他們注意到,可以編寫一個BASIC直譯器賺錢。他們致電給Altair 8800的發明者(MITS),提出在該系統中執行BASIC。MITS公司表示感興趣,并要求艾倫和蓋茲進行示範。之後MITS公司聘請艾倫為Altair進行模擬器的開發工作,而蓋茲則開發直譯器。他们的工作十分出色,1975年3月MITS公司同意出售Altair BASIC。他們順利賺了第一桶金,於是蓋茲離開哈佛大学,並搬到MITS在新墨西哥州阿布奎基的總部。1975年4月4日,微軟正式成立,蓋茲為微軟執行長。他在1995年《財富》雜誌的一篇文章中回憶,原名“Micro-Soft”是艾倫想出來的,之後更改為“Microsoft”。在1977年8月,公司和日本ASCII雜誌簽署了一個協議,成立了其首個國際辦事處“ASCII Microsoft”。在1979年1月,公司搬遷到在華盛頓州貝爾維尤的新辦公室。
微軟在1980年開發了UNIX作業系統業務,叫做Xenix,並聘用聖克魯茲作業改編該作業系統以應用於不同操作平台。發表後受到歡迎,並鞏固了公司的霸主地位。1980年11月,微軟獲得了IBM公司的合同,這筆交易中,微軟要提供CP/M作業系統給即將到來的IBM個人電腦。但微軟沒有時間開發一個全新的系統,於是微軟從西雅圖電腦產品公司收購了86-DOS,並將它更名為MS-DOS,并授權給IBM使用;之後,IBM将自己获得的版本更名為PC-DOS,并安装在1981年8月發布的IBM PC上,但微軟仍保留了MS-DOS的所有版權。當時,因為IBM有PC-DOS的版權,所以其它公司无法在非IBM硬件上运行这一系统。但由於微軟仍握有MS-DOS的所有版權,微軟除了授權該軟體給IBM使用外,還與其他OEM廠商談判,將經過更改後的MS-DOS系統安裝到这些非IBM新電腦上。加上各種因素,微軟最終成為了領先的個人電腦作業系統的系統供應商。從此在非IBM硬體上便可運行微軟更改後的MS-DOS系統,从而完全改變了當時的電腦業的規則和生態。微軟在1983年擴大業務,發布微軟滑鼠,並成立微軟出版社進入新的市場。但不幸的是,保羅·艾倫患上霍奇金病,于同年2月向微軟辭職。
1984年,微軟和IBM開始合作開發一款不同以往的作業系統OS/2。
1985年11月20日,微軟推出了首款Microsoft Windows的零售版,最初作為其MS-DOS系統的圖形拓展版本。於1986年2月26日,微軟將其總部搬到雷德蒙德。1986年3月13日,公司上市;股價的顯著上升為微軟締造了4位億萬富翁以及12000位百萬富翁。由於與IBM的合作夥伴關係,導致1990年聯邦貿易委員會開始對微軟的監視;標誌著與美國政府超過十年的法律衝突的開始。1987年,微軟終於為原始設備製造商提供了首款OS/2版本。OS/2有一個新的模塊化內核和Win32應用程式編程介面(API),基於MS-DOS的16位元Windows可更容易移植。但之後,OS/2的夥伴關係日趨惡化。
1990年,微軟推出其辦公套件Microsoft Office。該軟體綁定了辦公室生產力應用程式,如Microsoft Office Word和Microsoft Office Excel等。5月22日,微軟推出Windows 3.0。Windows 3.0有精簡的用戶介面,改進圖形效能和適合Intel 386處理器的改良。從此,Microsoft Office和Windows在各自領域佔據主導地位。
1994年7月27日,美国司法部提出的競爭影響報告書的一部分称:“從1988年開始,直到1994年7月15日,微軟誘導許多OEM廠商進行反競爭行為。原装电脑制造商為每台電腦向微軟支付版稅。”根据每台处理器许可证,原装电脑制造商会向其出售的每台包含特定微处理器的计算机向微软公司支付特许权使用费,而无论原装电脑制造商出售的是装有微软操作系统还是非微软操作系统的计算机。 如果没有使用任何微软产品,则对OEM(原装电脑制造商)使用竞争PC操作系统的行为应处以罚款或税收。自1988年以来,微软对每台处理器许可证的使用增加了。”
| 工作地点 | Microsoft Silicon Valley Campus |
|---|---|
| 国家 | 美國 |
| 所属事件 | 納斯達克100指數, 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 GAFAM, 标准普尔500指数, Dow Jones Global Titans 50, Silicon Six, list of companies involved in the Gaza war, 標準普爾100指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