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Logo
加载中...

历史上的今天 31 十月 此日发生的事件。

大韩民国 :日記情人節

大韩民国(韩语:대한민국/大韓民國 Daehan Minguk),简称韩国(한국/韓國 Hanguk)或南韩(남한/南韓 Namhan),是位於东亚朝鲜半岛南部的共和制国家,首都為首爾特別市。韓國國土三面環海,西南瀕臨西海(黃海),東南緊接大韓海峽(朝鮮海峽),東邊是東海(日本海),北面隔著三八線(朝韓非軍事區)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相邻,總面積約10萬平方公里(約佔朝鮮半島總面積45%),人口约5169.2萬。
韓國是二十國集團和經合組織(OECD)成員、亞太經合組織(APEC)和東亞峰會的創始國,亦是亞洲四小龍和未來11國之一。20世紀60-90年代,韓國經濟在政府「出口主導」經濟戰略的推動下,飛速發展,创造出「漢江奇蹟」。目前韓國國內生產總值按國際匯率計算在世界排名第11,按相對購買力指標計算世界排名第12,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為31,396美元,名列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美國中央情報局《世界概況》已發展國家名錄。
韩国政治体系为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韓國總統作为国家元首拥有最高行政权,有权任命国务总理等政府官员,自1987年起由韩国国民直接选举产生,一届任期为5年,只能担任一届。韩国国会为一院制立法机关,通过单一选区制和比例代表制结合的方法选举,每届任期为四年。韩国实行多党制,其中,右翼的国民力量和中间偏左的共同民主党是韩国最大的主流政党,左右韩国政坛。韩国司法机构独立于行政机构和立法机构,其最高司法机构是韩国大法院,成员由总统任命并由国会批准。另外韩国还设有宪法法院,用于保护宪法和保障国民的基本权利。

国名

大韩民国聲稱其為朝鲜半岛唯一合法政府,自稱“韓國”(한국/韓國),得名於古代的三韩,而將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稱作“北韓”(북한/北韓)。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亦聲稱其為朝鮮半島唯一合法政府,自稱“朝鮮”(조선/朝鮮),而稱大韓民國為“南朝鮮”(남조선/南朝鮮),直到2024年1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调整对韩政策、废除对韩部门为止。
中华人民共和国在1992年與韓國建交前,一直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視為代表朝鮮半島唯一合法政府,拒絕承認大韓民國,並以“南朝鮮”稱之,直到1992年兩國建交後,才改以“韓國”稱之。越南在1992年与韓國建交前,亦称大韓民國为“南朝鮮”(越南語:Nam Triều Tiên)。中華民國在與韓國斷交以前,將大韓民國視為朝鲜半岛唯一合法政權並拒絕承認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香港、臺灣民间習慣稱大韓民國為“韓國”或“南韓”,稱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為“朝鮮”或“北韓”。不過韓國駐臺代表部曾發公函致臺灣各大媒體,要求使用「韓國」而勿用「南韓」,時任中華民國外交部亞太司副司長李宗芬表示尊重韓國意見,並稱外交部使用的稱法一直為「韓國」或「Republic of Korea」。
由於「朝鮮」和「韓」在西方語言中的稱法均取自朝鲜半岛的古代王朝高麗(Korea、Corea、Coree等),因此沒有類似漢字文化圈在使用「朝鮮」和「韓」上的差异。大韓民國正式英文名爲Republic of Korea,通稱South Korea。在西方的朝鮮半島移民絕大多數來自韓國,故有時亦簡稱為Korea。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文通稱North Korea,但極少簡稱Korea。

历史

朝韩分治前

根据考古所得,早在远古时期朝鲜半岛就已有原始人类居住。平壤祥原郡黑隅里遗址、忠清南道公州石壮里和马岩里遗址、忠清北道上诗里和浦田里遗址相继发现表明旧石器时代朝鲜半岛南北部都有人类生息。朝鲜半岛历史最初的奴隶制国家是古朝鲜。“朝鲜”一词最早见于中国古籍《山海经·海内经》:“东海之内,北海之隅,有国名朝鲜”。《尚书大传》对其含义的解释为“朝日鲜明”。对于古朝鲜的建国存在檀君朝鲜和箕子朝鲜两种说法。由于文献中箕子朝鲜内容的矛盾,加之考古发现的不足和朝韩民族主义因素等原因,箕子朝鲜的说法已被朝韩主流所否定。有人甚至认为箕子朝鲜是汉四郡时期的汉人或是后世慕华者编造出来的。公元前194年,卫满发动政变推翻古朝鲜准王即位,但继续沿用古朝鲜的国号,史称“卫满朝鲜”。公元前108年,卫满朝鲜被西汉所灭。
进入四世纪以后,高句丽在鸭绿江流域兴起,统一北部的各部落国家及灭亡汉四郡。在西南部,百济灭马韩54国。东南部的辰韓也由12國合併為新羅。弁韓12國被伽倻所吸收,後來又與新羅融合。朝鮮半島形成高句丽、新罗、百济三国鼎立时期,史称“三国时代”。公元7世纪新罗联合唐朝先后灭百济和高句丽。676年罗唐战争后,新罗统一朝鮮半島大同江以南。大同江以北的高句丽故地被唐朝渤海国等继承。十世纪初,统一新罗分裂成为后三国(后高句丽、后百济、新罗)。918年,高句丽大将王建统一后三国,改国号“高丽”(高丽时代阿拉伯商人将此名称传播到欧洲世界,欧洲语言Korea、Corea的语源就是“高丽”)。

1392年,高丽大将李成桂推翻高丽政权改元建国,史称“朝鮮王朝”。朝鲜王朝以儒教治国,儒家思想取代佛教成为国家统治理念。世宗大王时期,王朝经济、文化、军事、科技等各方面都得到长足发展。谚文的发明也为国內平民的文化普及提供了条件。16世纪末和17世纪初,朝鮮王朝由于遭到后金和倭的攻击而采取闭关锁国的政策。19世纪后开始日益衰落。1876年,明治维新后的日本,依靠西方先进武器迫使朝鮮王朝签订《江华岛条约》,取得自由勘测朝鲜半岛海口、领事裁判权、贸易等权利。
清在甲午战争战败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后,高宗閔妃欲联合沙俄牵制日本,推翻朴泳孝亲日内阁,组建亲俄内阁,遭日本右翼杀害,史称“乙未事变”。此后的金弘集亲日内阁颁布“断发令”等改革法令,遭到朝鲜民众反对。以乙未事变和断发令为导火线,朝鲜爆发全国性大规模反日义兵运动,金弘集内阁垮台。俄馆播迁后,沙俄在朝鲜半岛的势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而日本则在失去辽东之后,再次遭到重挫。俄日两国的对峙为朝鲜的独立提供了良机。为进一步实现独立,群臣纷纷上奏高宗建立与中国和日本一样的帝制,在多次建议下,高宗最终接受了文武众臣的建议,并于1897年10月12日在圜丘坛祭天并登基称帝,成立大韩帝国,改年号为“光武”,并开始进行适应工业化的光武改革。1905年,沙俄在日俄戰爭战败后,日本在满洲和朝鲜半岛的势力进一步加强。1905年11月日本逼迫大韩帝国签订《乙巳条约》,使其成为保护国后,朝鲜半岛反日义兵运动再次高涨。1909年10月,韩国独立运动义兵参谋中将安重根在哈尔滨火车站将日本首任韓國統監伊藤博文击毙。
1910年,《日韩合并条约》签订,日本吞并朝鲜半岛。1919年,高宗暴毙,广大民众认为高宗是被日本人暗中投毒至死,全国各地纷纷酝酿大规模的抗议示威活动。1919年3月1日,韩国独立人士在京城塔洞公园宣读《独立宣言书》,向世界宣布韩国的独立,引发京城和朝鮮半島其他多地民众的大规模反日游行示威,是为“三一运动”。三一运动的独立浪潮很快席卷整个朝鲜半岛,有200万以上群众参加了上千起反日示威和武装起义。根据日本官方缩小的统计数字,三一运动期间被杀害的韩国人数有近8,000人,1.6万人受伤,数万人被捕。三一运动被日本人镇压后,韩国独立人士纷纷流亡中華民國或者苏俄远东地区继续从事独立复国运动。1919年4月13日,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在上海成立,后隨當時抗日的中華民國政府于1940年到达重慶。

大韩民国
大韩民国
🎂 出生 23 一月 1995
国家 大韩民国
所属事件 東亞, 中等强国合作体, 欧盟避税港黑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