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國家維米紀念碑(英語:Canadian National Vimy Memorial),是一座位於法國的戰爭紀念建築,以紀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犧牲的加拿大遠征軍成員,這些士兵在法國殉職或被推定死亡,且沒有墳墓。維米紀念碑位於占地100公頃的戰場公園核心,加拿大兵團於阿拉斯戰役初期在這保衛維米嶺,史稱維米嶺戰役。
維米嶺戰役是加拿大遠征軍的四個師第一次集結起來參與作戰,這成為加拿大民族成就和犧牲的象徵。法國將這片土地的永久使用權轉讓給加拿大,條件是必須興建戰場公園和紀念館。戰時的地道、戰壕、彈坑和未爆彈藥使地面呈現蜂窩狀,出於公共安全的考慮,該地大部分區域仍處於關閉狀態。除了保留下來的塹壕線,還有一些紀念館和墓地在這座公園。
這座紀念碑由雕塑家沃爾特·西摩·阿沃德花了11年的時間建造,英國國王愛德華八世於1936年在法國總統阿爾貝·勒布倫等50,000多人參加的典禮上為維米紀念碑揭幕。
維米嶺(Vimy Ridge)是位於阿拉斯東北方八公里的杜埃平原(Douai Plains)西部邊緣的一個逐漸上升的懸崖,山脊在其西側逐漸上升,在東側陡峭下降。該山脊長約七公里,最窄處寬700公尺,在海拔14公尺或海拔60公尺處達到頂點。
維米嶺戰役是四個加拿大師第一次共同集結參與戰役,進攻開始於1917年4月9日復活節星期一上午5:30,在野戰砲的協助之下,第1、第2、第3加拿大師很快地取得第一個目標,但第四加拿大師在前進時遇到許多阻擾,因此延遲數個小時。第1、第2、第3加拿大師約在上午7:30時攻下第二個目標,而第4加拿大師未能佔領山脊頂部,拖延了進一步的前進,並使得加拿大第3師花費資源以在其北部建立防禦線。加拿大第4師的預備部隊再度對山脊頂部上的德軍陣地,逼迫145號丘陵西南部的德軍撤出。
4月10日上午,加拿大兵團指揮官朱利安·拜恩中將調了三個新的旅,以支援進攻。支援部隊越過了舊有部隊,並在上午11:00之前佔領了第三個目標,包括135號丘陵和泰呂鎮。下午2:00,第一、第二加拿大師抵達最終目標。4月12日,加拿大第10旅在砲兵和英國第24師的支援下,進攻並迅速掃蕩了德國部隊,12日晚間就完全控制整座山脊。
加拿大死亡人數為3,598人,受傷人數為7,004人,德軍損失不詳,但約有4,000人被俘。儘管這場戰役通常不被認為是加拿大最偉大的軍事壯舉,但民族的團結和成就的形象使這場戰役對加拿大具有相當大的國家意義。
| 国家 | 法國 |
|---|---|
| 行政区域 | 日旺希昂戈埃勒 |
| 事件发生地点 | Canadian National Vimy Memorial Park, 加拿大 |
| 所属事件 | Canadian National Vimy Memorial Park, 第一次世界大戰西線的葬禮和紀念場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