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Logo
加载中...

历史上的今天 31 十月 此日发生的事件。

伊朗 伊朗:伊斯蘭革命勝利日

伊朗伊斯蘭共和國(波斯語:جمهوری اسلامی ایران,Jomhuriye Eslâmiye Irân,[dʒomhuːˌɾije eslɒːˌmije ʔiːˈɾɒn]),通称伊朗(波斯語:ایران,Irān,[ʔiːˈɾɒːn] ),1935年前被外界称為波斯,地處西亚伊朗高原之上,气候炎熱干燥,其北部紧靠裏海、南瀕波斯灣和阿拉伯海。伊朗东邻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东北部与土库曼斯坦接壤,西北与亞美尼亞和阿塞拜疆納希切萬自治共和國为邻,西接土耳其和伊拉克(包括庫爾德斯坦地區)。国土面积为1,648,195平方公里。人口8838万人,为多民族国家,其主体民族为波斯人,约占总人口的61%,其余有阿塞拜疆人、库尔德人、阿拉伯人等。官方语言为波斯语。国教為伊斯兰教什叶派十二伊玛目宗,信众超过全国人口的90%,宪法承认的其余教派有伊斯兰教逊尼派、祆教、犹太教、基督宗教等。首都為德黑兰。
伊朗高原文明发源於公元前28世纪建立的古埃兰王国和之后建立的米底王国。公元前550年,由居鲁士大帝建立了大一统的古代大帝国波斯帝国。公元前4世紀,亚历山大大帝征服波斯帝國,但不久後帝國分裂,塞琉古帝国建立。公元前3世紀,安息帝國建立,並逐漸擴張取代塞琉古。公元3世紀,萨珊王朝建立。公元7世纪中叶,波斯的萨珊王朝被阿拉伯征服,包括伊朗高原的中东地区开始伊斯兰化,而曾占统治地位的祆教则日渐式微。
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波斯逐渐沦为英国和俄罗斯的半殖民地。1925年,巴列維王朝建立。二戰后,国王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逐渐摆脱英、苏两国对伊朗的控制,奉行亲美的市場化政策,雖然是君主專制,但開明的经济建设,使国家获得较大发展,在中东地区获得了较大的影响力。然而在经济发展下,城镇和农村社会仍存在巨大的不平衡与差异,并由于专制与宗教因素产生放大而使得社会矛盾时而严峻。1979年初,鲁霍拉·穆萨维·霍梅尼领导的伊斯兰革命爆发,王朝政权很快被推翻,成立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同年底发生美国驻伊使馆人质事件,伊朗此後轉為反美的先鋒,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交恶。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实行政教合一的政治体制,伊斯兰教在国家的政治生活中担任非常重要的角色,最高领袖是国家的最高领导人和武装力量最高统帅,由伊斯兰教神职人员组成的专家会议选举产生,霍梅尼为首任最高领袖,现任最高领袖为赛义德阿里·侯赛尼·哈梅内伊。伊朗政府实行总统共和制,总统是继最高领袖之后的国家第二号领导人,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但不是军事统帅,由全民普选产生,现由马苏德·佩泽希齐扬任总统职务。伊朗最高立法机构为伊斯兰议会,实行一院制,现任议长为穆罕默德·巴吉爾·卡利巴夫。伊朗司法总监是伊朗的司法最高首脑,由最高领袖任命,最高法院院长和总检察长则由司法总监任命,现任司法总监为萨迪格·拉里贾尼。
石油产业是伊朗的支柱,伊朗是世界第四大石油生产国、石油输出国组织第二大石油输出国,法定货币為里亚尔。

語源

伊朗(ایران)一詞源於薩珊王朝中古波斯語ērān,意思是屬於伊朗人的,又用來指伊朗人所居住的大伊朗地區。該詞已知最早出現在納克什魯斯塔姆帝王石雕墓葬區的浮雕。在浮雕的中古波斯語銘文中,國王阿爾達希爾一世的頭銜是ardašīr šāhān šāh ērān,旁邊的安息語寫作ardašīr šāhān šāh aryān意思是「伊朗人的萬王之王」。伊朗在原始伊朗語寫為aryānām,《波斯古經》的阿維斯陀語寫作airyānąm,意思是屬於雅利安人的。在梵語中,“雅利安”的词源आर्य(ārya),就是指“光榮,可敬、高貴”的意思。在歷史上,古希臘人則是以波斯(Persís),這個取自古波斯語Pārsa(阿契美尼德帝國居魯士大帝出身的部族名)的詞彙,來稱呼伊朗。
1935年諾魯茲節,巴列維王朝君主禮薩汗發表國書,對外正式用伊朗的名稱取代波斯。1959年,王朝政權宣佈伊朗和波斯可互相代換。

历史

古代時期

包括伊朗在内的西亞(又稱中東地區)遠在舊石器時代已有人类居住,约3000年前已建立一些邦國,當時曾稱為埃蘭,然後又先後經歷了亚述、米底王国、阿契美尼德王朝等。
前4世紀中葉,波斯的阿契美尼德王朝國力式微,遭马其顿王国亚历山大大帝所滅。亚历山大大帝死後帝國分裂,伊朗一帶落入塞琉古帝国手中,之後又經歷了波斯的安息和萨珊王朝。

伊朗
伊朗
🎂 出生 26 六月 1955
🕯️ 死亡 19 五月 2024
国家 伊朗
事件类型 伊朗伊斯蘭革命
所属事件 中东, 西亚